close
離開都會,走向農村,更能深刻感受當前水果價格連續崩盤的農民之痛。政治酬庸官員的外行領導內行,加上他們對於天候變化的不知不覺,以及對農產特性和產銷結構的後知後覺,演出了一場最為荒腔走板的2018台灣果災記。

台中水晶店

農業最大的特性是靠天吃飯,天候的變化會直接影響產量。今年2月開始,天候乾旱,開花少受雨水打落,加上氣溫又變高,催化水果早熟,兩者相加,造成5月開始各種季節水果爆量供給30%的現象。現象不是一時發生的,它是從點到線而面的動態發展。農委會上上下下的官員們居然會如此不知不覺。不知不覺已是夠要命的政務失靈,農委會居然也可以繼續後知後覺。台灣水果的特性之一是它的豐富性,既然有它的豐富性,對於市場來說就有它的取代性。香蕉過量了,鼓勵民眾多吃,接下來上市水果的銷量就會受到打擊,所以稍有系統動態管理知識的人早就能預知這種連動的影響,不會讓它一波接一波地造成果價崩盤的骨牌效應。農委會裡有許多擁有博士學位的官員,而系統動態的管理知識是博士必修的學程,他們不可能學了就忘記,因為當年苦熬博士論文的系統思考和邏輯推理必然深印他們腦海。現在怎麼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呢?問題出在現在農委會政務官主要是出身學運或民運的文青,這些人上街吶喊可以,上馬打仗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,而且理想性太高,又年輕氣盛,官大學問大,有經驗的事務官們不缺看風向辦事的本事,長官們不說不辦,不然就是長官怎麼說就怎麼辨。偌大的農委會就這麼莫名其妙地變成決策癱瘓的恐龍,尾巴的痛傳到大腦感知的神經一關關地阻塞。結果惹得蔡總統發火,賴清德院長也要求農委會檢討。農委會對今年的果災還患了隧道眼狹症,坐井觀天,捨本逐末,不知道產銷失?現象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變成更難應對的趨勢。天候是老天的作為,不會只針對台灣,越南、泰國、菲律賓、大陸等和我們同緯度的地區所生產的水果也一定同受影響;而且鄰近這些國家的水果外銷主要市場還跟台灣重疊,例如日本。但東南亞國家和日本有自由貿易協定,出口水果比形同國際孤兒的台灣平均少了7.5%的關稅。這一劣勢到底是要怪農民不長進,還是政府不努力?林聰賢主委卻只會要農民「聰明種植」。唉!大人,您就別再消遣農民了。(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)(中國時報)



arrow
arrow

    teathesteakvh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